之前的文章提過,市場買來的新鮮豬心血淋淋,視覺上看來怵目驚心,操作起來也不那麼方便,總是會擔心血跡沾得到處都是,萬一噴濺到衣服上不只很難洗,一不小心還被誤認為經歷兇案現場。
![]() |
新鮮的豬心血淋淋,內部更是有許多難以沖洗乾淨的血塊 |
視覺上如此,嗅覺上也好不到哪裡去。新鮮心臟的血腥味濃重,尤其是心房心室內的血塊更是血腥味的重要來源,就算一開始就讓學生清洗,心臟表面可能洗乾淨了,內部的血塊也還是依然頑固的卡在各個角落,繼續在觀察學習的過程中散發血腥味,血塊還會隨著剛剛沖洗後殘留的水滴慢慢溶解, 偷偷的在袖子和桌面上沾染上血痕。
坦白說,要把心室裡面的血塊洗乾淨,還真得要花點力氣。以我洗了上百顆豬心的經驗,經常是我以為沖掉豬心裡的所有血塊了,沒想到豬心泡進防腐液裡面還是迅速的把整缸防腐液轉成血色。更何況,給學生進行實驗觀察的時間如此珍貴,能夠用來清洗心臟的時間一定是不夠的。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新鮮豬心帶血、就算洗了也難以把裡面洗到乾淨清爽的緣故,豬心解剖觀察的做法大概都是讓學生使用筷子來探索心臟上的血管與孔洞,藉此了解到底這些管道孔洞通向哪裡。但是,筷子一來直挺挺,遇到彎曲的管道空腔也難以轉向;二來筷子又細又長,尖端造成的壓力頗大,手拙的同學時不時就把心臟戳穿,結果讓正常的管道路徑更難判斷,還可能因為這樣的意外讓本來就不太專心、過度興奮的中學生們更加分心;更何況,筷子只能讓學生知道通往哪裡,對於心臟內壁的軟硬、空間緊迫程度、表面粗糙程度都不得而知。這樣行之有年的做法,實在是有點可惜了。
如果捨棄筷子,改讓學生大膽地以手指探索心臟上所有的孔洞管道,不只同樣可以了解管道孔洞如何相連又通往何處,可彎曲的手指也能夠順著管道一路深入轉向,而且手指的粗細程度和長度也遠不如筷子,要把心臟刺穿幾乎是難上加難。這樣的過程中還可以讓學生有難得的觸覺體驗,不只是摸摸捏捏心臟表面,手指頭在心臟的動靜脈與房室裡,深刻感受到心臟肌肉壁的厚薄、軟硬、粗糙或光滑、乃至各個空間的形狀和緊迫程度,對於學習與觀察心臟構造絕對是更加深入、更有印象。
這樣大量以觸覺經驗輔助的深入學習,還不用苦惱血水沾染與血腥味的干擾,也只有使用特殊防腐豬心標本才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