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9日 星期三

為什麼要用固定後的蚯蚓標本來解剖?

我一直認為,實驗課程中的無脊椎動物的解剖單元,如果只是為了觀察一般的外部型態和內部構造,其實應該使用固定過的動物標本,而不是新鮮的無脊椎動物屍體。

所以,不只是蚯蚓而已,只要是解剖各種各樣的無脊椎動物(除了某些類群,例如昆蟲),我都強烈建議使用徹底固定的動物標本來做解剖觀察。

我的原因如下: 

首先,無脊椎動物身體含水率高,通常體型不大、組織鬆散而且軟爛黏液又多,用新鮮的屍體(或是更慘的,沒有適當麻醉安樂死的新鮮活體)來做解剖,在沒有解剖經驗也對眼前動物不熟悉的學生手裡翻攪沒多久就要化掉爛掉糊掉臭掉了,只不過是找學生麻煩而已,看得到什麼構造都是萬幸。 

再說,在研究室裡,如果要做蚯蚓解剖並且觀察型態,都是用麻醉安樂死後固定徹底的蚯蚓標本,而不是新鮮的蚯蚓樣本。在我的經驗裡,做這種觀察描述比對的目的通常是為了鑑定蚯蚓種類、或是做分類學的研究。我知道有些老師會認為「生物實驗課裡面的操作最好可以讓學生了解生物研究的運作方式」,既然如此,那麼就應該要解剖麻醉安樂死後固定徹底的蚯蚓標本。然後,在我的經驗裡,沒有什麼特殊原因的話(例如要取某個新鮮組織來測量xx酵素的活性、或是某構造一定要趁新鮮才能採樣測量或怎樣),在研究室裡通常也不會對新鮮的無脊椎動物屍體動刀。

另外是,「要使用新鮮動物屍體來做解剖,是為了讓學生親眼看到新鮮樣本的構造質地顏色等等」這種說法,不管是在脊椎動物或無脊椎動物的解剖單元教學現場我都聽過。但我真的認為這是個奇怪的理由,而且是個乍聽之下煞有其事但實際上滿沒道理的說法。請問學生在生物實驗課堂上看到新鮮動物屍體的構造質地顏色到底有什麼用?解剖單元的目標又不是了解新鮮構造的這樣那樣,而是希望學生學習到該動物構造的型態結構,然後無論是新鮮屍體或固定後的標本都能夠清楚判斷不是嘛?為了這樣的奇怪理由堅持使用新鮮的無脊椎動物屍體,然後寧可讓學生在軟爛充滿黏液而且迅速腐敗的無脊椎動物屍體裡面辛苦的掙扎,我覺得好像把教學目標本末倒置了。

我是覺得啦,就像人醫和獸醫日後會時時接觸活體,所以真的需要搞清楚「活體或新鮮的動物器官組織構造」長什麼樣,不然其實沒有什麼好的理由,一定要讓學生在生物實驗課的解剖單元裡面使用新鮮的、沒有固定過的動物屍體,尤其無脊椎動物更是如此。

最後要特別說明一下,根據強者我朋友鐵線蟲博士邱名鍾所說,解剖昆蟲大概都是使用新鮮屍體而非固定後的標本,原因是昆蟲的脂肪組織包覆著許多臟器,如果固定後才解剖就很難把脂肪組織跟臟器清楚分開。

所以啊,像上述這樣「不能固定後才解剖」的原因其實就很清楚明白,而我認為不管是什麼操作,要不要固定後才解剖、要從哪裡下刀等等,其實都是有其合理且可以討論的緣由,希望在生物實驗課堂中的解剖單元中,各位老師也可以清楚明白自己帶學生為什麼要這樣或那樣操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解剖蚯蚓到底該從哪裡下刀?

今天來談談這個非常單純的小問題。 有些老師或講義似乎要學生從肛門或口部下手,用剪刀其中一刃插入開口,然後一路將整隻蚯蚓剪開,但我不認為這是個好方法。 原因很簡單,剪刀這樣從開口盲目的戳進去,如何確定沒有戳爛器官構造 ?當然,剪刀戳進開口以後一路將整隻蚯蚓剪開看似方便,但會不會其實...